正如电脑要耗电、汽车要耗油,人体的日常活动也要消耗能量。人体从食物中摄取能量以供给活动的需要,其中包括基础代谢、劳动代谢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个方面。
基础代谢
所谓的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基础代谢约占总能量消耗的60~75%,它是总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通常来说,男性比女性高,儿童、青少年比成年人高,寒冷时比温暖时高。一般情况下,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的实际数值与正常的平均值相差10~15%都属于正常。基础代谢率超过正常值20%时,才能算病理状态。
基础代谢率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受体表面积大小的影响
一个人身材大小差异,人体的基础代谢总量是不同的,基础代谢率与人体的体表面积成正比关系。
2受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
婴儿时期,身体组织发育旺盛,基础代谢率最高,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此外,女性的基础代谢率要略低于男性的基础代谢率。
3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外界环境温度对基础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在温度为20~25℃的环境中,基础代谢最低;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中,代谢就会升高。
4受甲状腺功能影响
甲状腺素能够增强所有细胞全部生化反应的速率,因此,甲状腺素增多就会引起基础代谢率的升高。
5其他因素也影响基础代谢
其他因素如食物、药物、交感神经活动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基础代谢。
劳动代谢
劳动代谢是指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全部体力活动的热能消耗。体力活动是影响肌体能量消耗的重要部分。它的特点是以肌肉、骨骼的活动为主,体内物质代谢旺盛,需氧量比较多,能量消耗也比较大。以男性为例,一个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青壮年,每天要消耗2700千卡的能量;重体力活动者每天约消耗3200千卡以上,比从事脑力活动者要多出300~800千卡。研究表明,人们从事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劳动强度、劳动持续时间以及工作熟练程度有关。用于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一般占总能量的30%。由于体力活动者每天消耗的能量多,物质代谢频率高,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供应。
劳动强度一般可分为以下五等:
*极轻度劳动:经常处于坐位的工作者,如办公室内工作、开会、读书等。
*轻度劳动:以站立为主的工作,如售货员、教师等。
*中度劳动:重型机械操作、汽车驾驶、一般农田劳动。
*重度劳动:非机械化农业劳动、半机械化搬运工作、体育活动等。
*极重度劳动:非机械化装卸工作、采矿、伐木、开垦土地等。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由于肌体摄入食物而引起肌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高。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约为150~200千卡,相当于总能量的10%。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机理,是食物在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的耗能现象。如,某些酶的活力增加,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在细胞与角质间的主动转移等,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的耗能现象更加明显。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与进食的总热量没有什么明显关系,而与所摄入食物的种类有关。进食糖与脂肪对代谢的影响较小,大约只是基础代谢的4%,持续时间也仅为1小时左右。但进食蛋白质对代谢的影响则较大,可达到基础代谢的30%,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有的能够达10~12小时。
为了弥补肌体额外产热的消耗,人们在进食时必须予以补充。一般估计吃混合膳食时,其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增加为基础代谢的10%或总能代谢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