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在所支配的骨胳肌纤维处形成神经肌肉接头,也叫终板。在接头处,神经纤维末端的膜成为接头前膜,肌纤维膜变厚而有皱褶,构成接头后膜。前后膜之间有一段狭窄的空隙,叫接头间隙。神经末梢膨大部分(接头前部)的轴浆内含有许多线粒体和小泡,后者叫接头小泡,内含乙酰胆碱。胂经冲动引起骨骼肌兴奋以至收缩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当躯体运动神经的冲动传到末梢时,在钙离子的参加下,接头小泡破裂,释放出乙酰胆碱,依靠扩散作用(即高浓度处的溶质向低浓度处运动),乙酰胆碱穿过接头前膜,通过接头间隙,与接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接头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经过一系列的机能变化,引起受作用的肌纤维兴奋,随即引起肌肉收缩。
在接头处,存在着胆碱酯酶,可使乙酰胆碱迅速分解为乙酸和胆碱而失去作用。接着第二个神经冲动再引起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这样,随着相继到达的神经冲动,乙酰胆碱的释放与分解反复地进行着,就不断地引起肌肉兴奋而发生收缩。
由上可知,凡是妨碍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因素(如注射普鲁卡因),或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因素(如箭毒,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都将使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发生阻滞。有机磷(有机磷农药和某些化学武器如塔崩、沙林等),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在接头部位聚集,严重时,可引起肌肉痉挛等中毒症状。重症肌无力的病人,可能由于神经末梢不能释放正常量的乙酰胆碱,以致肌肉收缩无力,甚至瘫痪,而新斯的明等药物能抑制胆碱酯酶,从而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故有治疗效果。
心肌和平滑肌,虽然由植物性神经—交成和副交威神经支配,但在神经末梢与肌纤维接触处,也有和上远类似的胂经肌肉接头。不同的是,两神神经冲动通过释放不同的介质,使心肌、平滑肌兴奋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