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故事
罗先生,25岁,大学生。罗先生在校期间饮食很不规律,经常与同学们晚上出去喝酒、喜欢吃些辛辣的食物。他的胃脘总是隐隐作痛且经常便秘,但是没有放在心上。有一天,罗先生胃脘持续疼痛,嗳气吞酸,呃逆气阻,疼痛加重,无奈之下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发现罗先生形体消瘦,面色不荣,阵阵呃逆,胃脘疼痛,遇寒加剧。罗先生告诉医生,这几个月来,胃痛得只能食稀粥,但是吃完频频发呕,泛吐清涎。大便先结后溏,数天一次。医生看了其舌头,发现舌质偏淡,苔白滑,脉沉。告诉罗先生此为足太阴脾虚寒呃,宜温中健脾,行气化浊,以理中汤加味主之。
专家分析
呃逆一证,《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胃为气逆、为哕。"《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病深者,其声哕。"《金匮要略》将此证分寒呃,虚热、实热。此例寒呃,证属足太阴,乃中阳不振,寒湿内聚,阴寒与胃气相搏于中脘,以致上逆而呃。故不宜见气逆即投降逆平冲之品。今用理中汤以温中行气,除湿化浊而获效。
指点迷津
胃神经官能症起病大多缓慢,程可积年累月,发病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以胃部症状为王,患者常有反酸、暖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可同时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常见症状如倦怠、健忘、头痛、心悸、胸闷、盗汗、遗精和忧虑等。常见的临床类型有:神经性呕吐、神经性暖气吞气症)、神经性厌食等。
理中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辨证要点:舌质偏淡,苔白滑,脉沉。
用法:每次温服200毫升,每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