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最主要的症状是腹痛。腹痛的发生较急,多半开始在脐周围、上腹部,初起时并不剧烈,以后逐渐加重,并且经过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腹痛性质变为持续性。显然,这种规律性的转移性腹痛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那么,得阑尾炎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什么腹痛先是发生在远离阑尾的脐周围和上腹部,而以后又转移到阑尾所在的右下腹呢?这种变化是与病变的发展、阑尾及其邻近处腹壁的传人神经分布等有关的。
最初,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变化局限在阑尾本身,炎症所引起的化学刺激作用于阑尾上的痛觉神经末梢,冲动主要随内脏种经(属交感神经)沿脊神经背根进入胸部脊髓的8~11节段,上传到丘脑和大脑皮质引起痛觉,但这时常常感觉疼痛的部位在脐周围和上腹部。这可能是由于内脏的传人种经纤维数量少,投射到中枢的部位较分散,所以疼痛感觉不强烈。另一方面,在胚胎发生上,脐周围和腹上部皮肤的传人纤维和阑尾的传人纤维共同由胸髓的8~11节段所分布,即两部分感觉纤维共同终止于脊髓这些节段的后角细胞,再由同一上行传导路径传导到大脑;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受的是来自皮肤的刺激(即较为敏感),所以阑尾病变引起的传人冲动上传到大脑时,也产生类似脐周围和上腹部皮肤疼痛的成觉。有人用膨胀或化学刺激的方法研究,发现对阑尾的刺激较轻时,疼痛出现在脐周围,刺激较重时,疼痛就发展到上腹部。医学上,把这种内脏疾病牵涉到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叫做牵涉痛。类似的情况也可见于心脏、肝胆系等其他内脏疾病。
如果病程继续下去,阑尾的炎症病变发展到浆膜,并刺激了邻近处的壁层腹膜,由于壁层腹膜的传人种经为躯体性传人纤维,主要传到胸髓12和腰髓1节段,产生局部剧烈的持续性疼痛,并掩盖了原有的脐周围和上腹部的牵涉性疼痛。所以一旦病人感觉疼痛转移到右下腹,说明病情向严重发展,当然这时诊断阑尾炎的根据也就更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