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檫木。
别名:檫树、花楸树。
形态:檫木为檫木属。 高大乔木。小枝粗壮,有纵棱,幼时疏被短粗毛,后变为无毛,暗褐色。芽大,外面芽鳞外侧无毛,内面芽鳞外侧密被黄色细绳毛。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或裂片先端)钝,基部渐狭,长12—20厘米,宽8-12厘米,腹面暗绿色,背面粉绿色,幼时两面多少被短粗毛,后变为无毛或近无毛,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下方最发达的1对[脉向叶缘一方分出若干支脉,中脉、侧脉及支脉腹面凸至微凹,背面显著隆起,细脉两面明显,叶柄长2-5厘米,初被短粗毛,后变为近无毛。花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黄色,总状花序,密被淡黄灰色长粗毛,数枚聚生无叶极缩短的枝上或着生当年生小枝基部,下托以迟落的大形芽鳞,雄花梗长约5毫米,密被长粗毛,花被管甚短,外侧密被长硬毛,内侧毛较少,花被裂片窄而长,近等大,长3,5毫米,外侧除基部被长粗毛外,无毛或几无毛,内侧仅基部多少被毛,雄蕊花丝仅基部多少被长粗毛,第1、2轮雄蕊长1.5毫米,第3轮的长2毫米,退化雄蕊3枚,长约1毫米,三角状,有柄,无毛,退化雌蕊长3.5毫米,子房椭圆卵状,花柱细长,柱头盾状。果序总状,几无毛,长达13厘米,着生当年生小枝基部,果近圆球状,直径约0.7厘米,无毛,果托浅碟状,直径约4毫米,边缘波状,果梗长达3.5厘米,上端向上显著增粗,顶端直径约3毫米。
产地:产于我国大陆上,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广为栽培。生于海拔1900米以下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和湖北(巴东)。
主要价值:木材细致,耐久用,有香味,可用于造船、水车及上等家具,根含芳香油,油的主要成分为黄樟油素,根和树皮可入药,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治扭挫伤和腰肌劳损。生长较快,萌发力强,为速生造林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