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钩体经皮肤侵入人体,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人血流繁殖,产生毒素引起钩体败血症。此后,钩体广泛侵入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尤其是肝肾肺、脑等实质器官,其分泌的透明质酸酶病原体及其衰亡后释出的代谢产物,使全身毛细血管受到损伤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其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即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本病属中医“暑温”、“湿温”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系由夏月炎热.天暑下逼,地湿上蒸,人在气交之中,多在稻田或疫水中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所引起。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人侵人体,沿卫、气、营、血由表向里传变,可弥漫三焦,累及肺、肝肾等脏腑经络。
[辨病处方]
钩体病主要为湿热之邪为患,治法亦应以清热祛湿为主。而其不同证型在病机演变和病情发展上均有其特点和规律,故在治疗上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当确诊钩体病后分型辨证论治。同时,由于临床证型常互相交错,故在治疗上除了猛攻主邪外,还须时刻照顾兼症。此外,钩体病传变甚速,故需密切注意临床证候的变化及发展.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病邪深人。
1.克瘟还生饮煎剂(临床军医杂志,2002,6)
组成:黄芪50g、蒲黄炭30g,丹皮、石膏、赤芍各20g,柴胡、白茅根、车前各15g,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白芍、五味子、酸枣仁、白参各10g。
用法:每日1剂3煎共250ml,分4次饮用,儿童酌减。
功用:泻火清营,清热利湿,益气敛阴。治疗钩体病肺出血型。
加减:阳气衰微者,加附片、枳实、干姜;恢复期者,去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加熟地、当归、阿胶。
2.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
组成:滑石450g、黄芩300g、茵陈330g、藿香120g、连翘120g、石菖蒲180g、白蔻仁120g、薄荷120g、木通150g、射干120g、川贝母150g。
用法:研末,每服9g,开水调服。1日2次。或宜神曲糊为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
功用:清热利湿,化浊解毒。治疗钩体病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
3.茵陈蒿汤(《伤寒论》)合清营汤(《温病条辨》
茵陈蒿汤:组成:茵陈蒿18g、栀子15g、大黄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合清营汤治疗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清营汤:组成: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15g、玄参9g、竹叶心3g、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金银花9g、连翘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营透热,解毒护阴。合茵陈蒿汤方治疗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4.羚羊镇痉汤(《温病刍言》)
组成:水牛角屑20g、石决明30g、生石膏30g、龙胆草10g、僵蚕10g、全蝎3g、钩藤1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平肝,息风镇痉。治疗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加减:神昏,加安宫牛黄丸1粒。
[辨病食疗]
1.金银花土茯苓茶(《传染病饮食疗法》)
组成:金银花l5g、土茯苓l5g,白糖适量。
用法:加水约800ml,煎至250ml左右,分2次早晚服用。每日1剂,连服5~7天。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抗菌消炎。用于钩体病流感伤寒型。
2.山豆根青叶饮(《中草药学》)
组成:山豆根9~15g、大青叶60g、生甘草15g,白糖适量。
用法:诸味洗净加4倍水浸渍半天,煎2次,滤液合并,调入白糖,分4次服用。以7天为1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护肝利胆。用于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预防调护]
1.预防:(1)鼠和猪为本病的主要贮存宿主,故应加强灭鼠。同时加强猪粪、尿的处理,避免污染水源。(2)流行季节前1月注射钩体菌苗,每年重复接种。预防接种注射的疫苗必须与当地发病的菌型相一致。钩体病流行期间,高危人群可预防用药。
2.调护:(1)安静环境卧床休息。(2)食物宜清淡,忌食滋腻肥甘之品,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3)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4)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