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大黄、黄柏,硝石各12g,栀子15枚(15g)。
【功效与作用】清热通便,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热盛里实证。
【用法】水煎服。芒硝后下稍煮,或冲服。
【用方指征】身黄、目黄、小便黄,腹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不利,汗出。舌苔黄腻,脉濡数。
【传统方义】栀子,黄柏清热利湿退黄,大黄,硝石攻下瘀热。
【现代新识】本方清热利湿,退黄通便,主要用于黄疸湿热型。另如实热或湿热为主导致的病变,也可酌情应用。如外阴,阴囊潮湿搔痒,湿疮、湿疹等。
[组成] 麻黄12克, 桂枝 4克,炙甘草5克,杏仁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生石膏12克。 [用法] 上七味,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再下余药,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
肠结核最好发生于回盲部肠管,其次为升结肠,这与该部位肠管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生理情况下,肠内容物经过回盲部以前在回肠末端停留的时间较长,同时结肠近段有逆蠕动,使肠
处方来源:明《摄生众妙方》大活络丹方加减。 组成:蕲蛇、乌梢蛇、 威灵仙 、全蝎、龟板、竹节香附、草乌、 天麻 、 何首乌 、 麻黄 、 贯众 、 藿香 、 甘草 、 熟大黄 、 沉香 、官桂、
柴胡疏肝散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柴胡6克,香附5克,枳壳5克,陈皮6克,川芎5 克,白芍5克, 甘草 3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 【主治】
来源:《阎氏 小儿 方论》。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黑 附子 各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糊丸,9克糊为10丸。每次 服1丸,水化开,煎煮至剩七成水,食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