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考证】《鲜明注释》云:“根白色,质松,有线条。”《蓝琉璃》云:“嘎加形似山素,茎高大,根如酒曲,色白。”《图鉴螺眼》云:“成熟的嘎加状如无腿青蛙。”《晶珠本草》云:“嘎加状如山柰,皮红色或灰色,略厚,质松,内面白色,内有纤维;茎似青稞,根具节,五至六个聚成一块,状如高良姜或黄精,气味芳香,干后坚硬。”《甘露本草明镜》云:“多年生草本。根灰色,状如黄精,略凹陷,有须根,内面微黄,具纤维,干后白色。茎细,柔软,不分枝。叶呈草绿色,叶质薄,顶端尖而粗糙,抱茎叶,似玉米。穗状花序,苟片淡绿色,花冠黄绿色。”据调查,各地藏医所用嘎加的原植物有所不同。西藏多数藏医采用姜科植物姜的块茎,安多,青海藏医多采用山柰,也有少数藏医采用长穗姜花的块根。其中干姜基本符合藏医古籍所述嘎加的特征,即为本药的正品。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多年生草本,株高达1m。根状茎肥厚,有分枝,干后坚硬,断面白色,具辛辣芳香气味;茎直立,不分枝,具节。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20cm,宽约2cm,无柄;叶舌膜质,长约3cm,茎基部具鞘状叶。穗状花序卵状长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长2~3cm,淡绿色,先端具小尖头;花黄绿色,花萼管状,长约1cm;花冠管长达2.5cm,裂片披针形,长约2cm,唇瓣位于下方,三裂,中央裂片倒卵状长圆形,短于花冠裂片,有紫色条纹和黄色斑点,侧裂片小,卵形,长不及1cm;雄蕊暗紫色,药隔有钻状附属体。蒴果长圆形,三瓣裂。花期7~9月。我国中部,东南部及西南各地广为栽培;西藏的察隅、波米亦有。
【采收加工】夏秋挖取地下根状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有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棕色或浅黄棕色,有明显的环节,粗糙,具纵皱纹;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各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显粉性和颗粒性;横切面椭圆形,有明显的环纹(内皮层),随处散在灰色斑点(维管束)及黄色小油点。气芳香,味辛辣。
【炮制】干姜泡在水中,润透,洗净,切片晒干。
【药性】味辛,性温。
1.《鲜明注释》:“味辛,性热,效轻、糙、干、锐。”
2.《甘露宝瓶》;“味辛、甘,消化后味苦,甘,性热。”
3.《晶珠本草》:“味辛,苦,涩,消化后味涩。”
4.《论药性味琉璃明镜》:“味辛,性温。”
【功效与作用】干姜解表散寒,化痰止咳,行气活血。主治风寒感冒,寒痰咳嗽,血液凝滞,“培龙”病,胃寒。
1.《四部医典》“治‘培龙’病,血液凝滞,能解酒。”
2.《集要精义》:“托引肺脓。”
3.《八支》:“提升胃温,壮阳,止泻,舒胸,止呕,开胃。”
4.《晶珠本草》:“祛寒,行气活血。治‘培根’、‘龙’的合并症﹔过量耗体液。”
5.《甘露本草明镜》“治胃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9g;或入丸、散。
【附方】1.干姜治胃病及“培龙”病:干姜四钱,石榴子、草红花、豆蔻各五钱,肉桂三钱,肉豆蔻、草果、荜茇各二钱。以上八味捣罗为细粉,过筛制散。内服,早晚各用五分。(《宇妥精选三部论》)
2.干姜治子宫颈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病:沙棘四钱,木香、干姜各三钱,硼砂、肉豆蔻、阿魏各一钱,豆蔻、忍冬果各二钱。以上八味研细,过筛,混匀,制散。内服,每日二次,每次三分。(《甘露之滴》)
【制剂】三味干姜散:干姜300g,肉豆蔻200g,豆蔻250g。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本品为黄褐色粉末,味苦、辛,性温,气芳香。功能保肝。用于小儿肝炎,寒性肝炎,肝肿大。开水煎服,每次1g,每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