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名:蝉花
学名:Cordycepssobolifera(Hill.)B.etBr.
别名:蝉蛹草、蝉茸、冠蝉、胡蝉、蜩、螗蜩、蝘。
型态描述:子座单生或2-3个成丛地从蝉蛹前短长出,棍棒状或鹿角状,高2.5-6厘米,中空。柄肉桂色,干后深肉桂色,粗0.15-0.4厘米,往往有不孕小枝。头部棒形,肉桂色至茶褐色,干后浅朽叶色,长0.7-2.8厘米,粗0.2-0.7厘米。子囊壳呈长卵形,埋生于子座内,孔口稍凸,500-620×220-260微米。子囊圆柱形,200-740×5.6-7微米,内含8枚线状、多隔、透明的子囊孢子。孢子易断为8-16×1-1.5微米的小段。
生态习性:生于蝉蛹上。
产地:江苏、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功同蝉蜕,又治疟疾。
《类证本草》记载蝉花主治小儿惊癫、瘈疭、夜啼、心悸。
本品是珍贵的明目药品,并有清凉、退热、解毒、驱风及镇惊,退翳障、透疹等功效。该菌菌丝在液体培养和发酵过程中含有甘露醇等物质。本品民间一向认为是宝贵的中药,远销东南亚国家。
附方
1.治小儿惊风夜啼、咬牙、咳嗽、咽喉肿痛。制成蝉花散:蝉花、白僵蚕(酒炒)、甘草(灸)各0.3克,延胡索0.15克,共研细末,一岁每服0.3克,四、五岁每服1.5克,日服二次。
2.治翳膜遮晴,赤肿疼痛,视物不明,隐涩难开。蝉花、羌活、甘菊花(去柄)、谷精草、白蒺藜(炒)、防风(不见火)、密蒙花(去枝)、草决明(炒)、黄芩、川芎(不见火)、蔓荆子、栀子(去皮)、荆荠穗(去节,童便浸晒)、甘草(灸)各等分,研末。每服6克,茶水或荆荠汤入茶少许调服。
3.治痘症遍身作痒。蝉花(微妙)、地骨皮(炒黑)各30克,研末。每服一茶匙,水酒调服。
4.治小儿麻症未透。蝉花3-6克,水煎服,日服二次。蝉花分生孢子阶段,是蝉棒束孢(IsariacicadaeMiquel)中药也称蝉花,同样入药。此阶段产生成丛的孢梗束,由寄主前端生出,新鲜时白色,高1.5-6厘米;柄分枝或不分枝,直径0.1-0.2厘米,基部有时联接,顶部分枝并布有一层粉末状的分升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2-2.5微米,常含有二个油球,透明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