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槟榔15克,陈皮(去白)、木瓜各9克,吴萸、紫苏叶各3克,桔梗、生姜各5克。
【用法】上药第一遍煎,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去滓,再入水二碗煎,去滓,取一小碗,两次药汁相和,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服亦得。服了用干物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服之亦可。服药至天明,大便当下黑粪水,即是肾家感寒湿毒之气下也。至早饭痛止肿消,只宜迟吃饭,候药力作效。
【功用】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鸡鸣散适用的症状】湿性脚气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步行困难,恶寒发热,或挛急上冲,甚至胸闷泛恶。亦治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不可着地,筋脉浮肿等症。
【方解】脚气病有干、湿之分,湿脚气又有风湿、寒湿、湿热之别。本方为治风湿、寒湿脚气的主方,证系寒湿之邪,下着两足所致。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故湿伤于下,寒湿壅阻经络,气血不得宣通,故两足麻木冷痛,足肿胫肿重无力;气逆上壅于胃,则胸闷泛恶;初起外感风邪,则恶寒发热。至于风湿流注,亦不外寒湿下侵为患。治疗大法当以宣通为主,逐湿祛邪,宣通气机,正如杨大受所说:“脚气是为壅疾,治以宣通之剂,使气不能成壅也。”方中以槟榔为君,质重下达,行气逐湿。吴又可谓:“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以木瓜为臣,舒筋活络,并能化湿,两药均为治湿脚气的要药;陈皮健脾燥湿,更能理气;佐以紫苏叶、桔梗宣通气机,外散表邪,内开郁结;吴萸,生姜温化寒湿,降逆止呕。诸药相合,具有祛湿化浊,宣通以散邪,温散寒湿,行气开壅的作用。方名鸡鸣散取意于五更服,一取其空服则药力专行;一取其阳盛则药得气也。
【注意事项】本方所治之寒湿脚气,以初起者效果较好。若表证明显可加桂枝、防风以祛风解表;寒湿较重者,可加附子、肉桂以温散寒湿。
【鸡鸣散临床应用】1.痛风足背及足蹂关节肿胀,色紫暗,压痛,触其皮温不高,精神疲乏,食欲不振,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苔薄白,脉沉弦。
2.骨伤科疾病对骨伤科小腿似下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小腿及足部肿痛,沉重、麻木、筋脉挛急,舌苔薄白有紫气,脉沉弦。
3.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四肢末梢窜痛、麻木,以下肢为甚,伴下胶沉重无力,蚁行感,夜间阵发性剧痛,对冷过度敏感,但尚可继续工作或休息后可恢复原有的活动、工作能力;继则见麻木、疼痛加重,四肢末梢有袜样或手套样感觉,下肢沉重,时有抽搐,四肢远端皮温低于正常,舌苔薄白,脉沉弦。
4.慢性心力衰竭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口唇青紫,手足逆冷,泛恶,尿少,双足胫浮肿,舌胖质黯,苔白水滑或白腻,脉结代或虚弱无力。
5.风湿性关节炎对称性大关节疼痛、重着、酸楚、肿胀,关节屈伸不利,阴雨天及受凉时加重,或伴有恶寒、发热,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滑或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