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来源:《证治准绳》。
【组成】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15克,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各6克,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3克,僵蚕、升麻各2克。
【用法】方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亦有加大黄治便秘者,或酒浸,或煨用。
【功用】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适用的症状】1.大头瘟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咳嗽用于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热乳蛾用于外感风热,邪热传里,熏蒸咽喉证,咽部疼痛,逐渐加剧,吞咽时疼痛尤为明显,干燥灼热,扁桃体及周围咽部红肿,恶寒发热,鼻塞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4.喉痹用于风热外袭,邪热熏蒸证,咽喉痒痛,吞咽时更甚,发热,烦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5.眼睑湿疹用于风火上攻证,面目肿胀,眼睑红赤如涂朱砂,疼痛难忍,痒极难耐,局部脓疱溃烂,黄水流淌,舌红,苔黄,脉数。
6.眼睑丹毒用于热毒壅盛证,眼睑丹毒,红肿热痛,发热,烦躁,舌质红,苔黄,脉数。
7.抱头火丹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头面红肿疼痛,皮肤先为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稍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按压时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兼见恶寒发热,两目肿胀不能开视,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原书主治“大头天行”,为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发于头面,故头目热肿疼痛,开合不利。风热上壅,发于肌表则为寒热,发于肺胃则为咽喉不利、舌燥、口干。故方以酒炒芩、连清降发于头面热毒为君;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玄参以清利咽喉,玄参并有防止伤阴的作用,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方中配升麻、柴胡,是用其疏散风热之功,即“火郁发之”之意。芩、连得升麻、柴胡可引药上行,以清头面热毒;升、柴配芩、连可防其升发太过,两者相反相成,共收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
【注意事项】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服。
【普济消毒饮临床应用】1.流行性腮腺炎用于风热疫毒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呼吸道感染用于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流行性出血热用于风热疫毒之邪,侵犯上焦证,头痛,面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4.急性扁桃体炎用于外感风热,熏蒸咽喉证,咽部疼痛,逐渐加剧,吞咽时疼痛尤为明显,痛连耳根及颌下,干燥灼热,扁桃体及周围咽部红肿,表面有黄白色脓点,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恶寒发热,鼻塞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5.急性咽炎用于风热外袭,邪热熏蒸证,咽喉痒痛,吞咽时更甚,发热,烦躁;咽部充血明显,有疱疹分布于咽腭弓、悬雍垂和软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6.丹毒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头面红肿疼痛,皮肤先为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稍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按压时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兼见恶寒发热,两目肿胀不能开视,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7.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热毒壅盛证,眼痛流泪,眵多,白睛红赤、水肿均明显,白睛点片状出血,黑睛出现浅层星翳;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头痛身热,烦躁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实验研究】肖延风等报道采用普济消毒饮中单味中药进行体外抗菌和细菌培养,结果单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最强,其次为福氏痢疾杆菌;煎剂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高压灭菌处理对煎剂抗菌作用无影响,提示本方有确切的抗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