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白花丹。
科属:蓝雪科。
形态:白花丹为攀援状半灌木,高1~3m;多分枝,具细棱槽,节上带红色。叶互生,长圆形至卵形,纸质,长4~10cm,宽2.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微波状;叶柄基部扩大,抱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5cm;花萼绿色,管状,长约1cm,密被长腺毛、粘毛;花冠高脚碟状,白色或白而略带蓝色。蒴果,膜质,盖裂。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分布:白花丹分布于华南、西南等省区,常见于阴湿的小沟边或村边路旁旷地。世界其他热带地区有分布和栽培。
主要成分:叶和根含蓝雪素即矶松素,为5-羟基-2–甲基-1,4-萘醌和氧化蓝雪苷;另含有氨基酸、白花丹精及白花丹酸、β–谷甾醇、香荚兰酸等。
毒性:白花丹的叶和根中的蓝雪素与皮肤接触常造成皮肤发炎、红肿、起水泡等;家畜误食根或叶,引起呕吐、消化道出血乃至呼吸循环系统衰竭。
白花丹的作用价值:1、盆栽或植于树下、草坪上。2、根入药,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胃痛、肝脾肿大等病症;叶入药,外用治跌打肿痛、扭挫伤、体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