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丁香蓼,又名水丁香、丁香蓼、红豇豆。 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及根。本品以红豇豆之名首载于《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南方地区民间草药。
【原植物】丁香蓼,1年生草本,高25~70cm。茎基部平卧或斜升,节上多须根,上部直立、有棱角,多分枝,秋后茎叶皆变紫红色。单叶互生,柄短;叶片披针形,长4~7.5cm,宽1~2cm,全缘。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筒状,与子房合生,4~5裂,宿存;花瓣黄色,与花萼裂片同数,早落;雄蕊4~5;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圆柱形、稍有4棱,直立或微弯,成熟时变成紫色;种子多数,细小,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于田边、沿洋地及水沟边。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日本及印度亦产。
【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潮湿稍淹水的冲积土壤为好。选地耕翻,粑碎,整平作畦。种子繁殖,3~4月播种。种子用草木灰拌匀,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穴深3cm。播种后,覆土,浇水。苗高5~6cm,间苗,每穴留苗3~4株,6、8月各除草1次,并结合追肥,遇旱需浇水。
【采收加工】8~9月开花时,制取全草,鲜用或晒干。
【产地】丁香蓼于长江以南各省均产。
【性状鉴别】本品长达60cm。全体略呈棕红色或红紫色。主茎有棱,多分枝,枝带四方形。单叶4.生,叶片多皱缩,展开后为披针形,长2~5cm,宽0.6~1.5cm,近无毛,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短。叶腋内有花1~2朵或为果实,花萼筒与子房合生,裂片4~5。蒴果呈圆柱状四方形,长1.5~2cm。气微,味淡。
【药理】丁香蓼香蓼所含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体外对宋内、舒氏、鲍氏、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功效与作用】丁香蓼味苦、辛,性凉。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用于:
(3)急性喉炎。
(5)外伤出血。
(6)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揣敷或煎水洗。
【文献选录】(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调和气血,消食祛瘀。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牙痛、眼痛;滞食饱胀.胃寒气痛;皮下瘀肿。”
(2)《广西本草选编》:“味苦辛,性凉。清热利水,止血。治湿热黄疸,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带下,腹痛,痢疾,吐血,外伤出血。”
【选方】(1)治痢疾:丁香蓼15g,地锦草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急性肾炎。①丁香蓼、地胆草各30~60g,水煎服。②丁香蓼要根、星宿菜叶各等量,研末,每用15g,打入鸭蛋1个,拌匀,茶油炒食。(《福建药物志》)
(3)治淋病:丁香蓼、车前草各30~6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治砂淋:鲜丁香蓼、鲜葎草各30g,煎服。(《安徽中节药》)
(5)治白带:①鲜丁香非45g,鸡冠花15g,韩信草30g,水煎服。 ②丁香蓼、夜香牛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6)治急性喉炎:丁香蓼60g,水煎后取汤分为两份,一份调冰糖服,一份调醋含漱。(《福建药物志》)
(7)治目翳:丁香香蓼,野菊花各适量、煎水熏洗。(《安徽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