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原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单叶互生;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边缘全缘或微波状,叶腋内生胚芽;雄花序穗状下垂,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成圆锥状;花被片紫色;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
采收加工: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采块茎,晒干。
性味功能:味苦、辛,性凉。有小毒。有解毒消肿,清热凉血,化痰散结,消瘦的功能。
主治用法: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痈肿疮毒,疮疖,蛇咬伤。用量3~6g;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涂敷患处。
应用:1.甲状腺肿大:黄药子200g,白酒1000ml浸泡七日。每日100ml,分3~4次服。
2.慢性气管炎:黄药子注射液,肌肉注射。
3.食管癌:黄药子10g,白藓皮、败酱草各15g,草河车、夏枯草、山豆根各30g。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3次,每次1~2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