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葫芦叶,咸鱼草,田刀柄,剃刀柄。
【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葫芦茶的干燥地上部分。
【原植物】葫芦茶为亚灌木状草本或亚灌木,高1~1.5米,枝具棱,有毛,后渐脱落。叶为单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2~3.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在中脉和侧脉上被毛;叶柄长1~3厘米,有叶片状阔翅,长可达3厘米,使全叶形似倒转的葫芦,叶柄基部有大托叶2枚,此托叶披针形,长约2厘米,翅顶有刺状小托叶2枚。夏、秋季开花;花多数,排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长达35厘米;花萼钟形,萼齿较长,不等大;蝶形花冠紫红色,长约7毫米,旗瓣近圆形,翼瓣倒卵形,基部具钝而向下的耳,龙骨瓣镰刀状弯曲,爪与瓣片近等长;雄蕊10枚,合生成1组,但有一枚在上部略分离;子房被丝毛,花柱无毛。荚果扁平,长圆形,长约2~5厘米,宽4~6毫米,具5~8节荚,被毛,具尖咏,节间略收缩成波状,每节有种子1粒。
生于丘陵、山坡、林缘、路旁的灌木丛中或草地上。分布于广东省及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江西等省区。越南亦有分布。
【药材】
产地:广东省各地有产。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收。以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为佳。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扎成把。或趁鲜切成短段,晒干。
性状:全草长60~100厘米,切为短段的茎枝长5~8厘米。茎略具三棱,红棕色至棕褐色,直径3~5毫米,嫩枝上有毛,老茎较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木质带纤维性。叶互生,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6~12厘米,先端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青黄色至灰黄色,革质;叶面平滑而略显光泽,叶背色暗,叶脉羽状较明显,脉上具疏毛;叶柄长1~3厘米,具叶片状阔翅,翅宽4~8毫米,整片带柄叶片形似倒葫芦,托叶红棕色,常包被于茎节处。偶见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花紫蓝色。气无,味淡。
质量要求:以叶片多、叶面有光泽、色青黄、不带花枝者为佳。
包装贮藏:捆压成把,外加蒲席封固,已切短段的用竹篓或蒲袋装载,存放于干燥处。
【炮制】拣除杂质,整理洁净,切成短段。
【医疗用途】
性味:微苦,凉。
归经:归胃、大肠经。
葫芦茶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消滞杀虫。用于感暑发热,湿热积滞之脱腹满痛、消化不良,膀胧湿热之小便赤涩,水肿腹胀,钩虫、烧虫、蛔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疥。
用法与用量:15~3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