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山萝卜,牛枝簕。
【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的干燥根。
【原植物】大蓟又名刺蓟菜。为多年生粗壮草本,高50~100厘米,具纺锤状肉质根。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基生叶较大,倒披针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6~12对,边缘有刺,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扩大并半抱茎,无柄。夏季开花;头状花序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总苞钟状,直径约3厘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的较短,顶端有短刺,内层的较长,无刺,花序托凸起,密生刺毛;小花全部两性,玫瑰红色或紫色;花冠管纤细,长短不一,檐部5裂;雄蕊5枚,花药基部箭形;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压扁状,长4毫米,冠毛羽毛状,浅褐色。
生于村边、路旁、旷野草地或山脚湿润处。分布于我省及海南、广西、湖南、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四川、陕西等省区。日本、朝鲜亦有分布。
【药材】
产地:我省各地有产,以粤北山区出产较多,其中以阳山、连县产量较大。
采收加工:秋、冬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泥土、残茎,洗净,置沸水中稍烫,晒干。
性状:根常数条簇生于根茎上,似鸡爪形。单一根呈纺锤形,略弯曲,长4~6厘米,中部直径4~7毫米。表面灰黄色、灰棕色或灰褐色,较饱满,稍光滑而有不明显的浅纵皱纹。质坚硬而脆,可折断,折断面平坦,灰黄白色,略带颗粒性或稍呈角质样。气微,味淡。
质量要求:以根条细短粗壮、饱满、质坚、断面稍呈角质状者为佳。
包装贮藏:用竹篓或麻袋装载,存放于干燥处。
【成分】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α和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豆甾醇。根的油中含单紫杉烯、二氢-、四氢-和六氢单紫杉烯、l-十五碳烯、香附子烯、石竹烯、罗汉柏烯。
【药理】
止血作用:本品能抑制纤溶,具有止血作用。
降压作用:本品水煎剂、水浸剂及乙醇浸剂对麻醉状态的猫、狗、兔等动物均有降压作用。其根的水煎剂及提取物亦有降血压作用。
抑菌作用:体外试验:根煎剂能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生长。乙醇浸剂对人型结核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水煎剂的抑菌浓度要比此大。鲜根煎剂对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对脑膜炎球菌及白喉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本品有利胆退黄作用,近年常用以治疗肝炎。大蓟炭能缩短出血时间,并有消炎、利尿作用。
【炮制】拣除杂质,洗净,闷润,切片,晒干。
【医疗用途】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消散痈肿。用于血热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近有用于淋巴肉瘤、肺癌、甲状腺肿瘤、肠癌、肝癌、膀胱癌。外用治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处方举例】
1、痈疮热毒,疥癣湿痒:鲜小蓟根、叶与食盐少许,一起捣烂敷于患部,或煎汤洗。
2、小儿黄水疮,湿烂痒痛:小蓟叶捣烂,涂疮上,干即换之。
3、刀伤(外伤)出血:小蓟苗洗净捣烂涂敷,干则换之。
4、高血压:大、小蓟3~15克,水煎代茶。5、妇女血崩,经漏:大、小蓟连根苗30克,益母草15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
6、血友病,口鼻出血,紫斑:鲜大蓟草捣汁,和入少许黄酒,每次服一小杯,一日2-3次。
7、肾炎尿蛋白不消失,肝炎转氨酶不下降:大蓟根15克,意茁仁根30克,水煎服。8、尿路感染,膀恍炎及肾盂肾炎,血尿:小蓟草15克,马兰根15克,水煎服。
9、传染性肝炎:大、小蓟鲜草适量,捣烂绞汁,温水和服,每次服一小杯。大蓟根每日30克,分2次水煎服。
附注:
1、大蓟的根或地上部分同等药用,我省是习惯用根。大蓟的地上部分,以秋季当花盛开时采收为佳。割取后除去老茎,晒干,即为药材“大蓟草”。大蓟草干品性状为:茎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绿褐色,有纵直的棱线;质略硬而脆,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绿褐色,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茎、叶均被灰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苞片披针形,先端微带紫黑色,花冠常脱落,露出灰白色羽状冠毛。气微,味淡。
2、据国外文献报道,大蓟全草含生物碱、挥发油;鲜叶含柳穿鱼甙、蒙花甙。本品所含的柳穿鱼甙,其乙酰化物给家兔静脉注射,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鲜叶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全草蒸馏液,亦能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