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葫芦科马交儿属植物马交儿或茅瓜属植物茅瓜的干燥块根。
【原植物】
1、马交儿:又名老鼠拉冬瓜。为多年生柔弱草质藤本,长1~2米,具薯状块根,卷须不分叉。叶薄,互生,三角状卵形、卵状心形或戟形,长3~5厘米,宽2~4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全缘或有钝齿,基部戟形或截平,两面粗糙,掌状脉;叶柄长1~3厘米。夏季开花;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或稀2~3朵生于总状花序上,腋生;花梗纤细;花萼管长1.5毫米;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裂片5枚,卵状长圆形,长2~2.5毫米;雄蕊3枚,花药全部2室或其中1枚1室,稍弯;雌花和雄花在同一叶腋内单生;子房长圆形,有疣状突起,柱头3个。果卵形或椭圆形,长1~1.5厘米,成熟后红色或橘红色,果梗丝状,长1~3厘米。种子多数,卵形,长3~5毫米,压扁状。
生于山地林缘、沟边或村边等地,常攀援于灌木上。分布于我省及广西、海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云南等省区。越南、印度、马来西亚亦有分布。
2、茅瓜又名大种老鼠拉冬瓜、异叶马交儿。为多年生柔弱草质藤本,长0.6~1.5米,具纺锤形块根;卷须不分叉。叶互生,叶型变化很大,有狭三角状披针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等,长3.5~15厘米,宽3~12厘米,有时3~5裂,裂片宽窄不一,边全缘、波状或有疏离小齿,基部心形或戟形,两面无毛,叶面粗糙,常有白色小点;叶柄长0.5~1.8厘米。夏季开花;花雌雄异株,雄花10~20朵组成伞房花序;花梗长2~8毫米;花萼管长约5毫米,裂片5枚,长仅0.2~0.3毫米;花冠黄色,裂片5枚,三角形,长约1.5毫米;雄蕊3枚,花丝分离,长3毫米,花药2个2室,1个1室,药室弧曲;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5~1厘米;子房长圆形,柱头3个。果长圆形,长2~5厘米,成熟时红色,平滑,被粉红色短柔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长5~7毫米,稍膨胀,平滑。
生于低海拔山地林中或丘陵、旷野灌木丛中。分布于我省及海南、台湾、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药材】
产地:我省各地有产,以增城、高要、三水、南海等县出产较多。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收。挖取块根,除去泥土及幼根,洗净,纵切厚片,晒干。
性状:纵向厚片或对瓣纵切片,两端细窄,中部较宽,长3.5~8厘米,中部宽2~3.5厘米。表皮土黄色至棕黄色,光滑或略皱缩,切面粉白色至黄白色,粉性,可见多数条状的粗纤维,近两端细窄部位多呈纤维性根样。质坚脆,富粉性,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在放大镜下可见断面处有很多粉状发亮的结晶体。具人尿样臭气,味淡。
质量要求:以片块大、切面粉白色、粉性足、人尿样臭气明显者为佳。
包装贮藏用:麻袋装载,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防虫蛀。
【成分】茅瓜块根含酮、酸、甾体、二十四烷酸、二十三烷酸和山嵛酸。
【炮制】拣除杂质,整理洁净。
【医疗用途】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利湿,散结消肿。用于肺热痰咳,湿热泻痢,肝热目赤,热淋涩痛,咽喉肿痛,风湿痹痛。外用治湿疹瘙痒,疔疮,瘰疠,热毒痈肿。
用法与用量: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处方举例】
1、治痔漏:茅瓜鲜块根一两,酌加猪大肠,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2、治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湿疹,疮疖:老鼠黄瓜根五钱,煎服。外用鲜叶捣敷或煎水洗。(《云南中草药选》)
3、治痈疮疖肿,咽喉肿痛,结膜炎,淋巴结核:茅瓜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外用鲜根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4、治关节痛风及风痹筋急:土白蔹晒干研末,每次一钱,泡酒服。
5、退暑热:鲜土白蔹清水煎代茶,每次二至三两。
附注:
1、我省历史上习惯以土白蔹作白蔹入药。自1977年在粤北始兴县发现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野生资源后,才有收购、销售白蔹。
2、马交儿的全草亦供药用。该品味甘、淡,性凉,功能去湿利尿,拔毒消肿,主治尿路感染,痈疮疖肿,咽喉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