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图片】
【别名】芎穷。
【来源】为伞形科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川芎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5~65厘米。根茎发达,形成结节状团块,具浓烈、带刺激性的香气。茎圆柱状,具纵条纹,上部分枝,下部茎节肿胀呈盘状,俗称“芎苓子”。叶互生,基生叶和下部叶的叶柄长达25厘米,基部扩大呈鞘状,上部叶的叶柄阔而短,鞘状;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三至四回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生于茎上部的叶常较简单。夏季开花;花甚小,白色,排成顶生和侧生、稠密多花的复伞形花序;总苞片3~6枚,线形,长0.5~2.5厘米;伞梗7~20条;长短不齐,着花多朵;萼小,檐部截平;花瓣5片,倒卵形至心形,长1.5~2毫米,顶端具内折的小尖头。分果长2~3毫米,背棱槽内有油管1~5条,侧棱槽内有油管2~3条,接合面有油管6~8条。
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分布于我省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北、甘肃、陕西等省区。华北、华东地区亦有分布。多为栽培。
【川芎的栽培】
气候土壤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怕高温,耐寒性不强,一般以年平均气温20℃为宜。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半砂质壤土种植。整地选半砂质土地,除净杂草,深耕50厘米,每亩施入土杂肥拌磷肥3000~5000公斤,耙匀整平后起成高30厘米、宽1.5米的畦。
【川芎的种植】
繁殖方法:采用川芎茎节盘(芎苓子)进行无性繁殖。在清明至立夏期间收获川芎时,选择强壮老身、无病虫害的杆茎,去净青叶,晾2~3天后,用竹箩装好,置冷冻库或高山地洞内避暑越夏。(2)定植:秋分期间,取出冷藏的杆茎,剪成约3厘米长为一小段,每小段带一个节盘,用烟骨水消毒处理后,按20×25厘米株、行距种植于已备好的畦面上。每亩用茎节约50公斤即7000~8000株。种后浅盖土杂肥和稻草。有些产区则在白露前后,选择阴凉的地方铺上12~15厘米厚细沙,将芎苓(每小段带一个节盘)用烟骨水或多菌灵药液消毒后,按6×10厘米株、行距进行假植。植后覆盖一层薄稻草,淋水、保持植面湿润。经过15~25天后,将假植的种苓,连根带芽挖出,于寒露后霜降前,按株、行距20×25厘米定植于大田。
田间管理(1)排水灌水:种后在10天内坚持每天淋水1~2次,以后视天气情况而定。要根据川芎种后前期水分要足、中期水分适量、后期水分要少(以防根腐病发生)的原则,及时做好大田的排灌工作。(2)施肥:川芎喜肥,除在种植前施足基肥外,定植回青后每隔10~15天要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公斤(兑2倍水)或少量化肥(但不能施氨水)。立冬后要重施磷钾肥,但不施氮肥,以防徒长或过早抽苔,影响产量。(3)中耕除草:在幼苗出土后即除去覆盖物。每次中耕、除草要选择晴天进行。中耕动土不宜过深,以免伤害幼根。
病虫害防治(1)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两种。白粉病可喷洒石硫合剂、波尔多液、胶体硫(按常规加水稀释),进行防治。根腐病要做好排水工作,如发现病害时,要排除积水后施入石灰和草木灰,防止蔓延。(2)虫害:以川芎茎节蛾(即锈鼓虫)危害最重,在育苗阶段危害川芎茎节部分,影响苓子收成;生长阶段可造成缺苗。
防治方法:铲除杂草,消灭害虫越冬场所;掌握害虫发生期,喷洒E605的4000倍液以杀灭之;下种前用烟梗(烟骨)2.5~3公斤泡水20公斤,将苓子浸泡40~60分钟,取出洗净然后栽种。
【药材】
产地:广东省产于潮安、饶平、揭阳、澄海、潮阳、陆丰、海丰、湛江、海康、高州、阳江、电白、斗门、台山等市县,以前三个县出产较多。
采收加工:定植后第二年春末夏初采收。挖取根茎,除去泥土及须根,先日晒2~3天后进行火焙至七、八成干,再晒至足干。或连须根晒至半干后再熔干,撞去须根。
性状:为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厘米。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状环节,上端有3~5个类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瘤状根痕。质坚实,难折断。切断面白色或淡黄白色,形成层明显呈波状环纹,可见多角形纹理(习称“蝴蝶花纹”),分布黄色小油点。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后微甜,有麻舌感。(图91)质量要求以个大丰满、体重、断面淡黄白色、油性大、“蝴蝶花纹”清晰、香气浓者为佳。按我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本品总灰分不得过6.0%。
包装贮藏:用竹篓装载,存放于通风阴凉干燥处,防蛀、防潮。若发现虫蛀或回潮,宜先用慢火炕焙,后用硫磺熏。
【成分】根茎含川芎嗪(四印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酚(chuanxingol)、阿魏酸(ferulicacid)、大黄酚(chrysophicacid)、瑟丹酸(sedanicacid)、匙叶油烯醇(spathulenol)、1-(5-羟基甲基-2-呋喃基)-9-氢-吡啶(3,4,6)吲噪、异亮氨酰缬氨酸内酰胺、4-羟基-3-丁基苯肽及β-谷甾醇、亚油酸、脂肪酸甘油脂等。
【川芎的药理】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本品内含的各成分均有扩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和外周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等作用。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体外试验表明,川芎嗪具有对抗ADP或胶原引起的人及家兔的血小板聚集,使已形成的凝块解聚,抗血栓形成;同时还可抑制TXAa的活性和生成的作用。
对中枢抑制作用:川芎煎剂给小白鼠灌胃具有减少其自发性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
降压作用:川芎水浸剂能降低动物的血压,但作用较弱。对肾型高血压和大白鼠均有延长利血平的降压作用。
抑菌作用:本品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对平滑肌的作用:本品浸膏对离体家免或豚鼠小肠,小量时呈抑制作用,大量则使其收缩完全停止。本品浸膏对妊娠家兔子宫的作用,小量时使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本品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川芎内酯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
其他作用:本品具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能保护维鸡因VE缺乏引起的营养性脑病。本品还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毒性:内含的川芎嗪,对小鼠iv半数致死量为239毫克/公斤。
【川芎的炮制】取净川芎,水浸2~4小时,捞起,沥干水,用硫黄熏至透心,按川芎重量用酒10%拌匀,待酒被吸尽后,蒸3~4小时至透心,闷一宿取出,硒至七成干,刨成薄片,干燥。刨片蒸制后呈褐黄色或棕黄色,“蝴蝶”纹理明显。经酒制能增强行气、祛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腹痛、胸胁刺痛、跌打肿痛、风湿痹痛、风邪上扰所致的头痛眩晕;近有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症、脉管炎等闭塞性血管病。
用法与用量:3~6克,水煎服。
附注:
1.广东省于1958~1959年开始从四川引进川芎试种,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971年在潮汕地区种植成功;继而发展了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销场,除供省内药用外,还提供出口。
2.川芎的苗叶,药名“罐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入药已有悠久历史。该品味辛性温,功能祛风散湿,用于头风、头晕、湿泻等症。用量3~9克,水煎服。